好的临床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摘要:当前,一方面我国医师诊疗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医学毕业生只会写论文不太会看病,另一方面患者在呼唤好医生,“看病难”实际上就是找到好医生难。这种矛盾如此突出,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医生的临床能力,除了对医生职称评价系统做出改革以外,医生的规陪系统改善及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关键词:临床医生,评价体系,培养体系,校内培养,重视


      当前,一方面我国医师诊疗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医学毕业生只会写论文不太会看病,另一方面患者在呼唤好医生,“看病难”实际上就是找到好医生难。这种矛盾如此突出,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医生的临床能力,除了对医生职称评价系统做出改革以外,医生的规陪系统改善及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评价体系:“论文压倒手术刀”问题长期困扰一线医生

 

在我国,医生对论文的重视来源于职称评定,因为职称与收入、职位晋升等待遇直接挂钩。因此,医生的职业生涯要想走得宽广,论文就是“起跑线”。“论文压倒手术刀”成为长期困扰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一个现实问题。

 

不可否认,目前我们对医生的评价指标上存在着重论文、轻临床的问题,导致研究生看病治病的能力反而不如在临床扎实接受过3年规培的本科毕业生。社会对于医生的本质要求是看好病,这也是国家建立规培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规培制度的建立和推进,越来越多会看病的医生将被培养出来。

 

所以说,一名医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完善的培养体系,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为患者解除病痛。

 

培养体系:新进医师规培成为“刚性”要求

 

院校教育是医学生接触医学、了解医学,并初步掌握医学基本理论、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学习阶段。提高本科教学水平非常重要。某些医学院不考虑有限的教学资源、一味扩大招生的做法应该予以取缔。因为这样会直接导致教学水平下滑,影响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把一名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完备的知识和诊疗技能的医生大约需要10年,其间要历经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相互联系的培养阶段。而我国的医生培训主要分为两部分,除了本科教育外,还会在毕业后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两部分。前者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经之路,而后者是培养高水平医生的重要途径。

 

201312月,卫计委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临床医师培养做出重大改革,把规培纳入制度化的路径,统一入口和出口,统一培训周期和内容,使医学毕业生在走上临床岗位前得到同质化的临床训练,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相关专家表示,根据制度设计,在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师都要接受规培。这将成为一个“刚性”要求。

 

不过,对于这项刚刚起步的制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和规范,需要第三方机构对各个培训系统进行规范和评估。只有培训基地规范了,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生。

 

校内培养: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多年来,我国在医学教育上一直没能分清,医学院校培养出的到底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医学生,这也导致学生通过校内教育不能获得更深入的医学知识以及更广博的社会素养培训。这种“医学生毕业成为医生”的培养模式,在缺医少药、医疗资源贫乏的年代是必要的,但随着人们对医药卫生要求的提升,现在需要的是合格医生,不是“学校速成”的医学生。

 

今年开始推广的“5+3”培养制度就是对医学教育的重新定位,把医学生和医生的教育进行了区分。在这样的新要求下,校内培养也要有新的内涵。除了临床医学教育等基础学科外,还应增加人文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培训。其中,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个好医生一定是把病人放在心上的。怎么把病人放在心上?这就体现在医生的人为关怀上。因此,学校对医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目前,社会提出了这个需求,我国也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很多医学院合并到综合性大学里,而综合性大学通常有很强的人文社科实力,医学院应该好好考虑利用这个资源和优势。

 

医生水平是衡量医院软实力的最重要因素。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优秀的医生正在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如何培养优秀医生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环球医学资讯供稿   责任编辑:Ada)

参考资料:http://www.g-medon.com/Item/39523.aspx

 


| 回复

登录后进行回复

发新帖
  • 回复
  • 点评
  • 评分
  • 分享

推荐帖子